顶级少妇下面粉嫩抽搐白浆_欧美在线你懂的观看_亚欧无码激情视频在线播放_成年人视频免费在线看

都市報:一滴水折射大武漢發(fā)展變遷

日期:2018-09-26

 9月18日上午,北湖污水處理廠建設現場,工作人員正在進行主體結構設備安裝,這意味著該工程進入了全力攻堅階段。北湖污水處理廠由武漢市水務集團武漢三鎮(zhèn)實業(yè)控股公司興建,投資45.5億元,是國家“長江大保護”和武漢市“四水共治”關鍵工程。作為該項目的建設方,從單一的自來水生產運營,到城市供排水一體化發(fā)展,改革開放40年來,武漢市水務集團礪砥前行,實現了跨越。

 

 (1)日供水能力從67萬噸到385萬噸 武漢自來水大會戰(zhàn)成為發(fā)展拐點
    1906年,湖廣總督張之洞批準寧波巨商宋煒臣籌集民營資本成立“漢鎮(zhèn)既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”。 1909年宗關水廠通水,武漢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自來水,開啟三鎮(zhèn)文明飲水之先河。新中國成立后,武漢自來水事業(yè)的建設者前仆后繼,新建了一批自來水廠,供水管網總長度不斷延伸,供水能力不斷。但隨著各項建設的飛速發(fā)展,城市供水建設后勁不足,供水矛盾日益突出,安全優(yōu)質供水備受關注。
    1975年底,武漢三鎮(zhèn)自來水廠的日綜合生產能力只有67.3萬噸,而全市全年日均需求量達到75.2萬噸,制供水能力嚴重不足,生產設備常年超負荷運行,但仍不能滿足用水需求,水質、水壓、安全面臨巨大隱患。
    老城區(qū)自來水上樓困難,甚至晝夜無水;部分工廠常因缺水不能開工、餐館一度停業(yè)。自來水基本建設滯后發(fā)展,制約著武漢經濟建設的發(fā)展速度,影響著市民的生活質量。江城“水荒”引起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,要求武漢市盡快解決“長江邊上吃水難”的問題。
    1976年,省、市委組織實施“武漢自來水大會戰(zhàn)”,一場有150多個企事業(yè)單位參戰(zhàn)的自來水基本建設大會戰(zhàn)全面鋪開。乘改革開放的春風,歷時10年的“武漢自來水大會戰(zhàn)”,全市自來水綜合生產能力凈增112萬噸/日,達到180.7萬噸/日,自此,自來水基本建設按城市建設總體規(guī)劃有計劃地進行,同時也拉開了武漢自來水事業(yè)揚帆遠航的序幕。
    40年間,武水人發(fā)揚自來水會戰(zhàn)精神,先后完成了“湖改江”供水工程,圓了武昌高校周邊40萬群眾暢飲長江水的夢想;“抄表到戶”民心工程,化解了市民輪流收費、分攤漏耗的苦惱;加快水廠新建、改擴建工程,推進供水管網互聯互通,滿足了中心城區(qū)和新城區(qū)總日益增長的供水需求……..
    今天的武漢市水務集團已擁有10座自來水廠,日綜合供水能力385萬噸,擁有供水管網7700余公里,大型供水轉壓站16座,供水服務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,江城“水荒”早已成為歷史。

   

(2)水質考核從5度到0.3度 江城百姓用水越來越舒心
    關于自來水,老百姓最關心什么?當然是水質安全。據XXX介紹,40年間,國家標準對水質的要求不斷提升,出廠水濁度從5度、3度,到現在的1度,考核指標也從最初的20多項,增加到現在的106項。而武漢市水務集團的內部標準,比國標還要嚴格:去年,該集團將出水廠水質濁度標準由0.5度,再次提高到0.3度,大大優(yōu)于國標,達到了直飲水的標準。水質上去了,供水服務也不能丟。家住漢口的60后王先生回憶,上世紀80、90年代,街坊每家每戶輪流抄水表,鄰里間時常為分攤漏損而引發(fā)矛盾?!叭缃窦依镉蒙狭诉h傳式水表,手機移動客戶端可以直接繳水費,用水問題打個電話搞定,變化真大!”他感慨。
    為了向用戶提供貼心服務,市水務集團主動換位思考,不斷創(chuàng)新服務方式,全力推進“馬上辦、網上辦、一次辦”。市民提出的意見建議,都會在第一時間得到回復和解決。
    而自來水出廠后,經過市政供水管網運送,最終都要靠小區(qū)內部的二次供水設施流入千家萬戶。目前,水務集團瞄準被稱作供水“最后一公里”的二次供水,不斷延伸供水服務范圍,讓市民切實感受到用水舒心。
    在漢陽區(qū)賽博園小區(qū),高層用水難、水中有異味的情況已經存在多年,社區(qū)負責人表示,該小區(qū)原有的二次供水設施建成多年,不但處在陰暗潮濕的地下,水箱也許久未進行清洗,因此造成了種種用水不便。去年,經過改造,該小區(qū)的二次供水設施移交水務集團管理,并配備了先進的遠程監(jiān)控系統。不但水壓更穩(wěn),水質也更有保證。如果出現用水隱患,水務集團調度中心第一時間會收到系統報警,并派人處理,居民用水更加安心。
    目前,江城已有約170個小區(qū)納入了二次供水遠程監(jiān)控平臺,對已接管的214個小區(qū),庭院地管、立管和水箱等二次供水設施,都由水務集團進行維護管理,確保水質、水量、水壓均滿足國家飲用水標準。

 

 (3)污水處理量從15萬立方米上升201萬立方米 打造江城版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
    可能絕大多數市民都不知道,今天的武漢市水務集團,已經不僅僅解決了我們“喝水”的問題,旗下的10座污水處理廠,也在保護環(huán)境方面發(fā)揮著巨大作用。
    在武漢市水務集團的推動下,武漢市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實現跨越式發(fā)展,進入快速建設發(fā)展階段。先后投資新建、擴建二郎廟、龍王嘴等7座污水處理廠;收購黃浦路、湯遜湖污水處理廠;不斷加強污水收集管網建設。
    全市中心城區(qū)污水處理廠由武水集團成立之初的2座,發(fā)展到現在的10座,日污水處理能力從2002年的15萬立方米上升201萬立方米。
    位于武昌沙湖之濱的沙湖污水處理廠,是武漢市第一座污水處理廠,占地120畝,日處理污水能力15萬立方米,服務人口30余萬。而隨著國家對環(huán)境保護的越來越重視,江城的污水處理廠也在進行提標改造:龍王嘴、三金潭、湯遜湖、黃浦路等污水處理廠,尾水排放標準已經全部從一級B升至一級A標準,這也是國內的最高標準,尾水內的污染物指標進一步削減。除了現有的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,正在建設的北湖污水處理廠和大東湖污水深隧,正按照長江經濟帶建設“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”的辯證關系,全力推進,這將讓大武漢再一次登上全國之最。
    投資45.5億元,占地面積約1400畝的北湖污水處理廠,將是全國一次性建成規(guī)模最大的污水處理廠,設計處理能力達80萬噸/天,遠期達150萬噸/天??偡彰娣e約130平方公里,總服務人口約249萬人。
    與此相配套,武昌的北部將建設近20公里的地下隧道,污水將通過這根深埋于地下30米到50米的隧道,統一送入北湖污水處理廠,實現沙湖、二郎廟、落步嘴三座污水處理廠和北湖污水處理廠的“四廠合一”。
   

  (4)企業(yè)運營從單一化到多元化發(fā)展 改革成為百年武水騰飛的引擎
    1998年4月27日,武漢市水務集團旗下武漢控股公司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,成為國內最早上市的水務公司,也是武漢市城建系統唯一一家上市公司。公司上市以來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廣泛涉足城市給排水、污水綜合治理、交通等多個基礎設施領域,為企業(yè)的多元化發(fā)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    武漢市水務集團立足江城武漢,積極謀劃企業(yè)發(fā)展戰(zhàn)略,在建設運營好城市供排水主業(yè)的同時,延伸產業(yè)鏈,對外拓展。以PPP方式積極參與投資建設,先后中標仙桃、宜都、東西湖、紅安、黃梅等鄉(xiāng)鎮(zhèn)生活污水處理項目;為實現企業(yè)多元化發(fā)展,積極參與陽邏綠色產業(yè)園區(qū)投資裝配式建筑PC生產基地項目。一批批項目的落地,為企業(yè)“走出去”戰(zhàn)略奠定了基礎。
    為進一步發(fā)揮企業(yè)優(yōu)勢,深化供給側改革,全方位提升水的品質,“優(yōu)質瓶裝水”、“公益優(yōu)質直飲水”、“小區(qū)優(yōu)質水站”項目,讓市民體驗多層次水需求的獲得感,特別是“?h水1906“飲用純凈水上市,實現了武漢本土瓶裝水品牌零的突破。
    40年發(fā)展,今天的武漢市水務集團已經成長為大型綜合型企業(yè),業(yè)務范圍涵蓋供水、排水、市政工程、房地產開發(fā)、過江隧道、水環(huán)境治理、信息管網等多個領域,擁有資產260余億元。
    武漢市水務集團傳承了武漢百年的供水歷史,更是參與并見證了40年來武漢水務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?!皟魞山?潤三鎮(zhèn)人家”――武水人正在用行動踐行對江城人民的承諾。

版權所有:武漢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(fā)集團有限公司 鄂ICP備13012827號 鄂公網安備42010502000138

地址:中國武漢市洪山區(qū)團結大道1020號 電話:86-27-84719552